TTBA 終於有自己的 Podcast 了!歷經半年多的努力與克服各種困難,我們的節目已在各大 Podcast 平台上架!
我們的節目沒有 PI 的實驗室將帶來「職涯規劃」、「科普新知」和「醫療生活」三大主題。無論你是正在尋找人生方向的學生、對科學充滿熱情的知識追求者、在醫療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或者只是好奇心驅使的朋友,我們都準備了豐富且深入淺出的內容。
最後,我們的頻道名稱沒有 PI 的實驗室,其實背後有著我們的團隊內幕和故事。如果你想了解我們頻道名稱的由來,以及更多的幕後趣事,歡迎關注沒有 PI 的實驗室 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我們會在那裡分享更多精彩的內容。這樣你就可以第一時間接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和節目資訊。讓我們一起將科學的魅力傳遞出去!
「你是否也懷抱著一個關於美國的夢想?對我來說,到美國留學一直是個深藏心中的夢想。」而今,我們將帶你一起踏上這夢幻之旅。
抵達紐約,你將驚喜地發現,這座城市集萬千寶藏於一身:多元、繽紛又充滿生機。這裡,曾似遙不可及的頂尖研究機構,如今只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隅;週末時分,我們在文藝的咖啡廳和博物館間徜徉;春日裡,我們發現了不知其名的花樹,在溫暖的陽光下綻放;夏季,東河波光粼粼,秋深時,我們在中央公園湖畔漫步;冬日,我們在聖誕市集中感受節日的溫馨。紐約四季的變化,就是這座城市最絢爛的風景。
2024 年伊始,我們將跟隨知名生物醫學部落客「紐約生」的腳步,深入他的紐約生活。紐約生將與我們分享他的留學與研究心得,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在社群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並帶我們體驗紐約獨特的城市文化。
加入我們的旅程,透過紐約生的視角,一窺紐約的魅力,並與我們一同開啟充滿可能的新年度!在這趟旅程中,我們不僅探索外在世界,更尋找內心深處的夢想和激情。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啟程,開拓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國夢!
本集重點:
✅ 留學準備全攻略:準備留學申請的策略與建議。
✅ 生物醫學研究生的日常:美國生醫研究生在實驗室的一天。
✅ 科學與社交媒體:科學家如何透過社群平台提高科學議題能見度。
✅ 知識共享與互動交流:社群上的科學家加速知識與經驗傳播並提供交流合作之平台。
✅ 城市文化探索:紐約、休士頓與芝加哥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在這集聖誕夜特別節目中,一起來瞭解來賓們在實驗室的環境中如何與指導教授和同事建立精彩的互動。來賓們勇敢地分享他們如何表達感受和需求,從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科學世界中,逐步構築了一個更平等、更尊重的工作環境。
🎉在這個聖誕夜特輯中,來賓們勇敢地分享了他們在實驗室中解決衝突和建立團隊合作的珍貴經驗。這些故事不僅突顯了科學探索過程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更是一場關於勇氣、溝通與團隊協作的精彩演出。在節日的燈光下,我們共同探討如何在科研生活中找到和諧與平衡,並慶祝這個充滿溫情的節日。這不僅是一次科學的冒險,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如何在挑戰中保持團結和諧的生動人生課程。
本集重點:
✅ 生物科學博士生選題動機探索。
✅ 實驗室日常:挑戰與樂趣。
✅ 教授與同儕互動分享。
✅ 異國適應與文化差異討論。
✅ 生物科學研究實用建議。
本集實驗室生存指南:
➡️ 實驗沒有所謂的失敗,只有結果與預期不符。
➡️ 你的情緒和心態對你的研究項目有著深遠的影響。
➡️ 壓力往往來自於自己,學會管理它是關鍵。
➡️ 出國留學前,心理調適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在訂購實驗所需要的 ELISA 或螢光抗體時,這些抗體試劑他們到底是如何被研發、生產出來的?在本集中,我們邀請到全球知名生技大廠 BioLegend 的科學家楊蕙如博士,來跟大家介紹在 BioLegend 工作的心得。
藉由 LEAP program 推薦至美國 BioLegend 工作,再到台灣 BioLegend 應用開發部研發團隊。其中第一次離家到美國工作,居然在這期間遇上了 COVID-19 的爆發,這趟特別的旅程是什麼樣的經驗? 蕙如將告訴你,在 COVID-19 爆發時,BioLegend 與他還持續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共同對抗傳染病的故事。
如果你對蕙如的故事有興趣,或是想知道 BioLegend 的內部經驗,歡迎與我們一起來收聽這集的節目。
本集重點:
✅ 生物科技公司 BioLegend 的工作內容
✅ BioLegend 美國與台灣的工作文化差異
✅ 如何才能進入 BioLegend
✅ 生物科技領域 – 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不同
✅ 進入 BioLegend 美國的契機 – X-talent program
✈️ 準備好冒險的行囊,這一集將帶你走進幾位美國博士生的真實世界!從選擇學校的心路歷程,到在異國文化中尋找平衡,從日常生活的趣事,到未來夢想的規劃,一覽無遺。獨家揭秘,他們如何在美國找到台灣的味道,並克服各種挑戰,勇往直前!我們也邀請了一位千里馬交換來到美國的博士生!她將分享自己從另一文化背景跳入美國學術圈的獨特視角,從語言的挑戰到文化的衝擊,以及如何在這全新環境中找到 “家” 的感覺。最後,還有甜在心頭的建議,專為想要踏上美國留學旅程的你準備!準備好了嗎?一起來探索博士生的美國生活!
本集重點:
✅ 探討博士生選擇學校的原因及學習體驗。
✅ 在美國遇到的文化衝擊與調適策略。
✅ 描述在美國的日常生活和休閒活動。
✅ 談論博士畢業後的未來規劃。
✅ 提供台灣學生的留學美國實用建議。
投顧和投信的日常工作跟在生物科技實驗室裡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在本集中,我們將帶你進入跨領域的職涯,邀請到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的經理人游信凱 (YK) 來分享他的經驗。
從生命科學系畢業,他先後在藥廠工作,再轉型成為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透過 YK 和 StockBone 的對談,我們將分享生技研發和生技產業研究之間的不同之處,同時也探討了生技股市與總體經濟、健康保險政策之間的相互影響。
如果你對實驗室以外的生科相關職業感到好奇,或者想知道如何準備成為一名基金經理人,按下播放按鈕,開始這趟有趣的生技之旅!
本集重點:
✅ 生物科技基金經理人的工作內容
✅ 成為基金經理人的條件
✅ 生技產業股市看法分享
✅ 基金經理人的熱情與壓力
✅ 生技研發與生技產業研究的差異
從早到晚與養菌管還有小鼠作伴 🧪🐁?那可不是美國研究生活的全部。本集 TTBA 成員將帶領你了解他們在德州的研究生活,從嚴肅的實驗數據到生活瑣事,展現豐富多元、生動有趣的留學研究畫卷 😌。
忘了你對研究生活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從德州科學家的視角探索這個充滿驚喜和挑戰的生活冒險!想知道他們搬運 100 罐 Trypsin 到手都快變成蜘蛛人的有趣經歷 😱?或者發現 Kimwipe 不僅是精密科學試鏡紙,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其它問題 🤧🤔?
不僅如此,透過博士生和研究助理的不同角度 🧑🔬,我們會告訴你如何選一個像家一樣的實驗室,以及美國和台灣在科研文化上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差異。如果你正在尋找研究和生活之間的完美平衡,或者只是想要領略一下科學家們是如何玩轉生活的,這一集絕對不能錯過 🙌!
本集重點:
✅ 實驗室內外的研究生活探索
✅ 研究者們的科學旅程與生活冒險
✅ 博士後、博士生、研究助理視角的對比
✅ 選擇實驗室和做研究的不同感受
✅ 德州人手一雙牛仔靴 👢?Rodeo 牛仔節必去 🤠!
在這一集中,李組長將持續與我們分享全民健保如何照護國民人生的各個階段,同時融入她自身人生經驗,分享如何為老年生活做好準備,提供建議。
除了聊聊健保制定新藥給付的過程,以及在婚後孕前及 65 歲以上各階段的健康檢查和長期照護等資訊外,更溫暖感動的是,李組長也分享了她的人生經驗累績的智慧,勉勵聽眾在追求財富自由之餘,也別忘了健康的身體是自由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站在利他的角度去付出,所獲得的能量,更是快樂的泉源。她也鼓勵大家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要全力以赴地追求該階段獨特的目標和夢想。
希望這集節目能夠讓大家更加了解健康照護的重要性,並激勵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能夠積極實現個人的使命和目標。
本集重點:
✅ 健保新興藥物給付訂定過程
✅ 婚後孕前、65 歲以上健檢,長期照顧資訊
✅ 商業保險加值在就醫與治療
✅ 健康自由:自主管理
✅ 家庭世代間陪伴與交流
2000 鎂的急診費,不僅震碎了虛幻的美國夢,也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全民健保的重要性。這集,我們邀請到前中央健康保險署東區業務組李少珍組長,帶領我們探索全民健保的秘密,從其歷史背景、國際保險理念的融合,到二十年來如何透過財務調整、數位化和個資保護,讓健保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
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健保APP進行保費繳納、停復保、儲存醫療資訊、器官捐贈註記和急救、管灌飲食意願註記等。在大型傳染病威脅時,健保APP的快速應變,讓疫苗接種、領口罩、領快篩變得簡單迅速。
我們手上的每張健保卡,象徵著健康與醫療的安全感。準備好一同進入全民健保的深度探索,看見其力量與溫度了嗎?
本集重點:
✅ 李組長講述全民健保制度的國際化與本土化。
✅ 全民健保透過財務調整、數位化、個資保護確保國家安全。
✅ 健保APP實現多元化的醫療保險服務。
✅ 健保APP在大型傳染病威脅下提供快速應變。
✅ 全民健保卡象徵著醫療的安全與信任。
在德州生活系列中,我們要深入了解那些身處德州、熱衷於學術研究的碩博士生與博士後的生活。我們將揭示他們每天的日常點滴,聆聽他們的故事。
本集,我們有幸邀請到一群剛剛成功通過資格考試,卻發現學術旅程的真正挑戰才正要開始的博士生。他們將分享在美國求學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如何將研究的失敗轉化為學習的經驗,以及他們如何適應由來自美國同學和同事帶來的文化衝擊。也將深入了解他們如何在壓力下準備博士班資格考,保持學習的動力和毅力。
除此之外,我們將跟隨他們的腳步,飛到風情萬種的德州,聆聽他們的生活經驗,並分享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更驚喜的是,科學原來就藏在廚房裡,從籠養雞到放養雞,你知道他們生出的蛋有什麼區別嗎?一起跟著他們的腳步,探索更多驚奇之處!
本集重點:
✅ 來賓分享博士生活:研究挑戰、失敗處理及成就感。
✅ 談博士資格考試:學習策略與壓力管理。
✅ 揭示德州生活與文化體驗。
✅ 探索科學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 為未來博士生提供建議:看待失敗、建立成就感、自我價值認知。
誰說科學一定要枯燥乏味?在本集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一位跨域的科研人物,他的故事將激發你對科學的熱情,帶你進入創新的新境界。他是一位投身於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者,也是一位在國科會駐外科技組持續拓展台美科技合作的陳嘉元教授。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陳教授的腳步,共同探索他在學術界和科技組之間是如何轉換角色,持續作出貢獻,以及是什麼關鍵經驗讓他決定投身於生物醫學工程和科技創新的道路。我們將深入感受他的熱情和毅力,理解他為何選擇投入這個領域,並一探他的人生道路上那些特別的人和事對他有何影響。
本集重點:
✅ 揭露陳教授如何平衡學術與科技組角色。
✅ 探討他走上生醫工程與科技創新之路的關鍵經驗。
✅ 分享陳教授在創新研究中如何激發團隊創新思維與處理風險。
✅ 談論他如何培育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研究能力。
✅ 提供陳教授對生醫工程或科技創新領域學生及專業人士的見解和建議。
🔬🎧 期待已久的 TTBA Podcast『沒有 PI 的實驗室』終於上線了!
首播節目 - Lab 000,在這一集,Podcast 成員將分享頻道啟動小故事和未來方向,以及研究生、科學家們生活小日常。
實驗室的肉圓不翼而飛?是被誰偷吃了?還是脫逃到平行實驗室?
🍘 我們的 Podcast 成員在錄音間隙裡一邊搜尋肉圓,一邊分享實驗室裡的趣事,以及科學家們的日常生活。
歡迎大家持續收聽,你會透過生澀的 Lab 000 聽見頻道的成長。
準備好你的耳機,一起踏上這趟科學與生活的旅程吧!
有點子想讓我們分享,或是心裡有話想對我們說?
別猶豫,趕快來信告訴我們吧:ttbapodcastgroup@gmail.com
TTBA 終於有 Podcast 囉!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與大家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生活的點滴。
記得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以便你不會錯過任何更新。
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到:ttbapodcastgroup@gmail.com